祖宗啊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段子园duanziyuan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第十六章
次日清晨,李秀文和周庆平早早起来了,想回李家帮忙。
醒来的时候看见刘氏正在院子里。
刘氏看见两人有些不解,“你们这是想干什么去?”
秀文刚想开口解释,周庆平就抢先说:“娘,害怕秀文两个弟弟在家帮不上什么忙,就打算今天带着秀文回去一趟,帮帮忙。”
刘氏听闻,略有所思说:“这是应该的。”
刘氏想着,又去周庆财的房外,喊他出来,说他和王家姑娘都定完亲了,也要去帮帮忙。
周庆平见刘氏这样,也没有等刘氏喊完回来,就直接带着秀文往村西走去。
李家和周家虽然在一个村子里,但是由于李家是搬来的,刚开始和本地人不太熟,在这里也没有亲戚什么,就只好和其他一块搬来的人都落户在村西了,而周家则是在村东。
从村西到村东还要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。
在走路过程中遇见了几个熟人,两人都一一打招呼,越往西走,人就变得越来越少了。
后面就只剩下了寥寥几户人家。
等走到一个小院子面前,两人都停下了脚步,这就到了李家。
秀文先向里面喊:“爹,娘,大弟,二弟,你们在家吗?”
屋里的人听见了秀文的声音,立马出来开门,“姐,你回来了!”,开门的人兴冲冲的说,来人是秀文的二弟,李书今年八岁了。
李书打开门,让姐姐姐夫进来,李父和李母还有大弟李彦也出来了。
李母看见周庆平和秀文,立马上前笑着说:“你们咋回来了啊?”
“我和庆平哥害怕农忙你们帮不过来,也就这几步路,就想着过来帮帮忙。”
这才清楚周庆平和秀文两人是,想来帮忙的。
李父立马说:“家里才多少地啊?秀文你也真是的,亲家现在不也是农忙吗?”
周庆平害怕秀文被李父责备,就抢在秀文前面说:“爹,我家人比较多,昨天就全都收完了,今天是特地来帮忙的。”
看周庆平都这样说了,李父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了。就恨铁不成刚到看了一眼女儿,秀文则回给他了一个讨好的笑。
李母打着哈哈,让李父让路,好让秀文和女婿进屋。进屋后,才又问:“来这么早,还没吃饭吧。”
得到秀文肯定的回答后,就回厨房多熬了一些粥。
秀文见娘自己一个人在厨房里做饭,也过去给她打下手了。
屋里,李父还在和周庆平讨论今年的收成,“庆平,你家今年收成如何啊?”
“今年还可以,和往年都差不多。”
没聊几句,李母和秀文就把饭端出来了,笑着对周庆平说:“本来家中就那些地,可惜我身子不是很好,田中的事物都是孩他爹和彦哥儿两人照料,不然也不至于过了两天还剩下一半没割呢。”
每人差不多都喝了一碗粥,吃了一个糙面馍馍,这才下地。
就连李书也算半个劳动力,跟在李秀文和李母的后面捡一些不小心掉落的麦穗。
快到中午的时候,李母就先回家准备午饭了。
周庆平和李父还顶着大太阳割麦子,秀文和李彦则是还后面捆好。
李母做好饭来喊人的时候,李父抬头大略估算了一下,觉得今天就能把剩下的都给割完了。
李父看着旁边还在卖力割麦子的周庆平不禁感叹:真是找了个好女婿啊!
这般想着,他又对周庆平说:“庆平,先别割了,吃完饭再回来。”
周庆平也只好答应了。
李父不用回去吃饭了,李母给他送来了。
只有秀文几人回去吃饭。
回到李家,秀文看到桌纸上面有豆腐还有猪肉。
后面跟着过来的李母还在说:“今天要累一些,吃好点,我刚去村头王婆子家买了一块豆腐,还有前几天去镇上买的猪肉,就做了点菜。正好,今天你和女婿来了。”
几人实在是饿急了,抓起桌子上的窝窝头就吃起来了。
吃完午饭,又要去田里干活了。
到了下午,想着今天就把所有的活都干完,也没有歇息很久,就又开始了。
随着夕阳西下,在李父和周庆平两个主力和秀文李母还有李彦,李书几人把剩下的所有麦子都割完了。
忙完这些,李母才回家去做饭。
对于农家人来说,只要先把粮食收割完,后面最重要的就是税收了。
大雍朝的粮税是二十税一。
等把麦子晒好,然后县令下达时间就可以去交税了。
不过现在最累的收麦已经完成了,后面几天就不用太累了。
今天晚上,就李父留在田里看着,本来李彦也想陪着爹一块,但是李父认为地里的庄稼就这么点,再说旁边还有其他人,不让他陪着,李彦也只好跟着姐姐姐夫一块回去了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【六六文学】《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》《星空职业者》《守寡后我重生了》《重生八零: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》《天命在我》《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》《破云2吞海》《回到过去做财阀》【大闲人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