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扬的塑料袋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段子园duanziyuan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隔日清晨,天刚蒙蒙亮。
张金钗一晚上没睡踏实,见外面有光了,立马起床出门,到陈良家的院子里大喊:“陈姐姐,快起床了,我来学写字啦。”
喊了两声,没人回应。大概是地窨子的大部分都埋在地下,隔音非常好,没听见也很正常。
张金钗拿木棍把昨晚下在门口的雪扫开,敲了敲门,才把陈良吵醒。
火炉还没有生火,屋子里不热和,只有炕上还是暖的。张金钗积极地生炉子,热早饭,忙里忙外完全不拿自己当外人。
陈良迷迷糊糊起床,洗漱和吃早饭的时间里,把基础识字课程讲给张金钗听。
张金钗听不懂,只觉得这个课程听起来复杂,肯定是陈良用心思考的的结果,她心里更高兴了。
“我们今天先不学写字,”
“哦。”张金钗语气失望,随即又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陈良,“那我们今天做什么?”
“我们需要建一个学堂,给你们做椅子板凳,才有地方写字。”
两家人都是住的地窨子,舒适暖和,但是室内活动空间小。她们只能重新搭一个棚子用来教书写字。
张金钗觉得有道理,她跟着陈良她们吃完早饭,跑回家拉来爷爷奶奶和爹娘,四个有力气的大人搭了一个上午,搭出了一个遮挡风雪的木棚,留了一面墙没有搭,留作采光。木棚里有石头砌的火堆用来取暖。
陈良和顾卿姿上午也没有闲着。根据三个孩子的身高,挑了三个大树桩当桌子。把木头锯成薄片当纸,木炭做笔,孩子们就有了书写工具。
张家奶奶拿着木头薄片和木炭,左看右看。直夸她们年轻人脑子灵活。
两家人中午一起吃了顿丰盛的午饭,主菜是炒豌豆尖儿。吃过饭,陈老师和顾老师就正式上岗了。
她们从生活中最需要的基础识字和算术出发,定了算术和识字两堂课。
陈良教算术,只需要教会学生很简单地加减法,让她们以后在买卖东西是别被骗就够了。顾卿姿教识字,这是个漫长过程,主要看孩子们能学到什么程度,反正就顾卿姿的学识储备量绝对够用。
下午时间短,又是第一天上课,陈良带着是是三个孩子围着石头壁炉坐着,用手指教他们从一数到十。
她们很快就这是发现了问题,三个孩子年龄不一样,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。从一到十就是是个手指姆,张金钗一听就懂,张宝剑教十来遍都记不住,张玉镯一直长着嘴巴啃桌子。
陈良扶额,感受到了当老师的不容易。
围观的张家大人出来解围,他们抱起张玉镯,让她别捣蛋,对陈良说:“别管宝剑,先让金钗学点东西,她聪明,以后小的愿意学啊,还可以让她教。”
顾卿姿可不同意,她抱过张玉镯,放在位置上,“教育要从娃娃抓起。”
本来想顺着张家人的意思放弃两个难教的小娃娃只教张金钗的陈良:……我昨晚就是随口一说,你还真记住了。
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,小孩在读书识字的环境里,他们才会对知识感兴趣,以后也会学得更快。”
陈良只好帮腔:“冬季长着呢,反正小孩子出去耍很容易遇到危险,不如在这木棚里玩。”
大人们纷纷表示赞同,帮助陈良教学。
张家四个大人加上两个十七岁的青年,六个人围着三个小孩转。张金钗毫无压力,一下午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,张宝军被爹娘围着骂了三回,张玉镯吃了不少木屑。
天色渐渐暗淡时,第一天的教学就结束了,
陈良送走张家人,望着他们在雪地里缓缓移动的背影,说了一下午话的喉咙微微发哑,这提醒着她努力一下午让张金钗学到了知识,有了巨大进度。
“我可厉害了。”陈良叉着腰,沉思片刻后说:“红松书院。”
顾卿姿:“什么?”
“我给我们的书院取了名字,红松书院。”
对的,她们有了教学用的场地桌子和书写用的木片木炭,两位老师和三个学生,四个非常配合教学的家长,已经是一个完整的书院了。
顾卿姿撇嘴,无语,“有没有更好的名字?”
她们需要再晚上想一个更响亮的名字。两人简单吃过饭,把剩下的豌豆尖儿吃完了。
两人一边干活儿,一边想名字。陈良找来大树树桩,用斧头劈出一块手臂长的班子,花了一晚上的功夫,把木板前后都劈完整。
顾卿姿难得没有绣花,锯了一晚上的薄木片,为明天的识字做准备。她们的小猫木头上疯狂磨爪子,或者把木片当玩具推来推去。
没有钟表,两人干着活儿,直到实在困得干不动了,才熄灭蜡烛睡觉。
隔日,顾卿姿早早起床出门,借着琉璃砖透进的白光写下了她们书院的名字:红松书院
最后还是定了这个名字,它简单直白,不会拐弯抹角到看不懂,比较符合红松村的教育水平。
她把牌子挂在木棚门顶上,后退两步,欣赏着自己杰作。
“顾老师早上好,”一声问侯从身后响起,顾卿姿转头,看见张金钗啃了一口的馒头站在书院外面,她也看见了木牌,但是不识字,“这是什么?”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【黎明小说】《撞星》《秋燥》【手打小说网】【绝密小说网】《苟在女魔头身边偷偷修炼》《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》【星空职业者小说网】【笔趣读】《青仙问道》